10
九江历史悠久,自秦设郡以来,两千多年的各类文化与文明积淀极其深厚,文化遗迹与文物遗存比比皆是;历代贤达才俊济济,不胜枚举。尤其是现、当代,各类杰出人才更是层出不穷。他们立志八方,建功宇内,有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撒落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以往,由于没有一个群团组…[查看详情]
  • QQ:165052602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131-70828413
  • 手机:13170828413
  • 联系人:刘元福
  • 传真:0131-70828413
  • 电子邮箱:1650526021@qq.com
  • 地址:九江市十里大道209号[查看地图]

人文资讯

返回列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发表时间:2014/11/10 10:33:06         发布者:九江在线     点击数:647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我市考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梅曙平 张勇 刘元福

说起袁隆平,千千万万人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张朴实的面孔。这是一张饱含阳光和雨水的面庞,黝黑的皮肤布满年轮一样的皱褶,亲切的微笑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和。与这张面孔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是阡陌纵横的稻田。常常是这样,稻香黍熟六月天,炎炎烈日下,一个中等身材的汉子,穿着月白风清的汗衫,戴着泛黄的草帽,高高扎起的裤脚,出水才见两腿泥。但是,他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一颗饱满的种子,都会在泥土中生根发芽,拔节扬花,都会化作青花瓷碗里香喷喷的白米饭。亿万民众对袁隆平的敬重与感恩,不仅仅在于他凭借自己的成就从国家和国际的最高奖台上领回了一大堆金灿灿的奖牌,获得了让人高山仰止的荣誉,在农业科技史上塑就了万众景仰的里程碑,更在于他意气风发的劳动,为中国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庞大人口群的丰衣足食安放了保险,为全人类远离饥饿铺就了希望之路。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多少人在青黄不接的年代,在饥荒的记忆中,在温饱丰足的当下,怀着感恩之心,念叨袁公。

袁隆平,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伟大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培育成功并广泛种植杂交水稻,在中国引发一场水稻生产的革命,使水稻产量由杂交水稻种植前的亩产300公斤提高到现在可亩产800公斤,在三十多年中增加了两倍。杂交水稻由此从亚洲、非洲到美洲广泛传播,养活了数以亿计的人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袁隆平在整个人类战胜饥饿的漫长历史上,是伟大的科学探索者和奉献者,是一个智慧的思考者,是一个坚定的行动者。

从雪峰山深处走来的农校老师

湖南西部的雪峰山,绵延三百公里,逶迤起伏的山脉,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地理风貌—西侧是遍布崇山峻岭的湘西,东侧为湘中丘陵地带。雪峰山横亘其中,仿佛一种传承与转合。雪峰山是土家族、侗族、苗族、瑶族的世袭家园,因为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这里被人们称为蛮夷之地。当地民谣唱道:“雪峰山,山连山。三百三十一道弯,三百三十一道关,关关都是鬼门关。”雪峰山深处,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山地气候多样,四季分明,品种繁多的植物与的动物生生不息。这里山多田少,山脚的稻田依靠山浸水灌溉,产量不高,当地百姓就开垦山地种植玉米和红薯等杂粮,补充粮食的不足。

距Ç­阳县城四公里的安½­镇,在群山的环抱中展开一片相对比较开阔的田垄,奔涌的沅½­蜿蜒而过,½­边古木苍苍之中有几栋房屋,Ô­来是湘西古刹圣觉寺的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在这里办起一所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安½­农校。

1961年7月的一天,在安½­农校教书的青年教师袁隆平,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夹着课本走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田里生长着常规早稻品种,稻穗Ó­风微微点头,正是稻香金黄、一派丰收的景象。袁隆平挽起裤褪,走进了稻田,一行行地仔细观察。忽然,他被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深深吸引,那株水稻穗大粒多,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仿佛在招手致意。袁隆平静心静气地专注打量,足足有十余穗,挑出一穗数一下,有壮谷二百三十颗,远远多于普通的稻穗。袁隆平心情异常激动,这是一株非比寻常的稻穗!也许这就是自己众里寻它千百度的优良品种。他赶紧取出布条给这株特异的稻子扎上记号,以后,每天都要到田边来观察它的动静。收割的时候,袁隆平把这株稻子单独收藏起来,准备留作试验田来年的种子。

袁隆平是稻田忠实的守望者,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安½­农校任教。课余坚持从事农业科学实验已¾­有好几个年头了,空闲的时光,在田间地头观察研究,已¾­成为他教书之外另一个工作内容。

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先生祖籍½­西省德安县,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做过县高等小学校长、督学。袁隆平在成长的岁月里,社会风云变幻莫测,父亲工作¾­常变迁,先后在北京、汉口、重庆、南京等地生活和就读。家的大跨度迁徙,在他心灵世界和人生¾­验上,增添了许多感触于心的阅历与思考,从而丰富了他的人生体验。知识分子家庭和良好的环境教育,养成了他独立思考的习惯,广泛的兴趣爱好,促使他拥有广袤的精神视野。

在大城市接受教育的袁隆平,在偏僻的安½­农校教书育人,逐渐就显示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他特别注重实验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结构,袁隆平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上百次地切,上千次地实践,一直到达到满意结果方才罢休。寂静的校园,袁隆平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伴随启明星一起Ó­接黎明的到来。

袁隆平是一个勤奋务实的科学工作者,来自实践的感性认识与理论相结合,使他在教学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他的课程生动具体,富于启发性,几年的教学实践,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课教师。

在安½­农校,袁隆平喜欢读书是出了名的,他是一个爱读书懂得读书的人,看起书来有时候达到忘我的境界。尤其喜欢读外文书刊,他厚实的外文功底得益于母亲的启蒙。在他小时候,母亲就教他学习英语,唱英文歌曲。他在汉口博学中学读书的时候,这所教会学校用英文授课且强调博爱精神,注重人文素质,使他有了博爱之心,有了天下为公的胸怀和抱负。这个痴迷读书的青年教师,生活上却从不讲究,率性而为,马马虎虎。上课时板书写满了黑板,有学生正要上台帮老师擦黑板,却见他手指一缩,捏紧大棉袄的袖子,把它当做黑板刷子,飞快地抹去粉笔的字迹,让学生看得目瞪口呆。就这样,在纷飞的粉笔灰尘中,他们的袁老师讲得那么开心,那么惬意。

但是,你千万不要把袁隆平看成一个书呆子,他性格开朗幽默,而且多才多艺。最大的爱好是游泳,十几岁时就敢去横渡长½­,在武汉读高一时参加游泳比赛,竟一举获得武汉市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一名和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那一年他才十六岁,个头瘦小。在安½­农校任教期间,由于临近沅½­,袁隆平更是如鱼得水,一条大½­几乎成了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的天然游泳池,但是任何身强力壮的学生都休想胜过他们的袁老师。有时候,皓月当空,清风徐来的夜晚,在古老的樟树下,优雅的小提琴旋律就会从他的指尖缓缓地舒展开来,越过稻田,飞过远山。

袁隆平喜欢把学生带到田野里,让他们从观察和实践中获得直接¾­验和动手能力。他长年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皮肤变得黝黑,也不知道是哪一个学生还赠送他一个外号“刚果布”。这个具有国际意味的称呼让袁隆平常常开怀大笑,他那乐观自信的笑容,也被成为“刚果布”的笑容。

那年代,苏联在政治和学术上对中国的影响和渗透甚大。当时,农业专业课教学大纲规定,只准向学生传授苏联学者米丘林、李É­科的学说。但是袁隆平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他是一个喜欢钻研书本却不迷信书本的人。他要教会学生动手动脑,把书本上的理论放到实践中去印证。根据李É­科的“无性杂交”理论,袁隆平尝试进行无性杂交、营养培植、环境影响等试验。他把月光花嫁接到红薯上,希望地下长出红薯,藤上的月光花也能结出籽来,可以繁殖下一代种子;又将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希望地下长出马铃薯,茎上结满西红柿;还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希望得到新型的瓜种。所有这些试验,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良的无性杂交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嫁接的作物成活了,长势不错,只是月光花与红薯的生长期不完全同步。为了达到让月光花在短光照下结籽的目的,袁隆平把自己的床单用墨水涂黑,拿来给试验作物遮光,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周围的人认为他是个“败家子”。

试验初步成果出来了:红薯地里,根下长出大红薯,藤上的月光花结出了“红薯种子”。另一块地里,土里挖出了马铃薯,茎上结了西红柿。收获的时候,许多人都跑来看稀奇,报纸上也作了鼓舞人心的报道。面对赞扬与认可,袁隆平心里却像搁着一块石头,他清楚,这个试验才进行了一半,是否成功要看收获到的种子明年生长情况,如果它能把今年呈现出的双重性状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那才算成功。否则,这个试验在生产上毫无意义,因为在具体生产中,农民不可能年年给田地里的作物进行嫁接。

第二年,正如袁隆平所担心的那样,嫁接出来的种子不能把上一代的优良性状遗传给下一代,试验以失败告终,袁隆平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袁隆平在进行“无性杂交”的同时,开始关注水稻丰产增收的问题。

大饥荒年代的责任与良心

袁隆平¾­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全国性浮夸风,报纸上不断放出马铃薯亩产过8000斤、水稻单季亩产上万斤的“卫星”。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清楚这些“卫星”是彻头彻尾的大话假话。“大跃进”运动之后,全国性的大饥荒随之而来,老百姓吃不饱肚子,只能吃糠皮、草根和树叶。有些地方人们饿得不行了,就吃不能消化的观音土,许多人患上了营养不良的水肿病,老百姓把这三年难熬的艰难岁月称为“三年灾害”。

只有亲身¾­历了饥饿的年代,才能切身感受多么悲惨,三年灾害因饥饿死亡的人数因为各地瞒报而无法统计,但一定不是个小数目。在危及生命的饥饿状态下,人们四肢无力,气息奄奄,似乎看不到希望与未来。就在小小的安½­镇,袁隆平亲眼看到饿死在路边、田间,村头的尸体,这在他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同时更加深切体会到什么是民以食为天。饥饿依然在继续,粮食供应采取了限量,袁隆平也饿得走不动路。学校食堂里做的是“双蒸饭”,里面加了苏打,¾­过两次蒸煮,米饭体积增加了许多,刚吃下去觉得很饱,转眼就有饿的感觉。袁隆平回顾这段刻骨铭心的生活时说:“肚子空空,身体没力,双腿没劲。晚上睡觉,被窝冰凉,始终也睡不热,身体没能量嘛。”

作为农学专业的毕业生,看到周围老百姓挨饿的状况,袁隆平深深自责。他觉得自己肩上应担起担子,通过改良水稻为这一主粮作物育出一个好品种,就可使人少挨饿。从此,他将人生的目标锁定在水稻研究上。

1962年的春天如期地来临,雪峰山上溪流开始解冻,大地回春,草木发芽,田野里响起布谷鸟的阵阵叫喊声。袁隆平满怀希望地把去年发现的那株奇异稻谷播种在试验田里,指望能长出一垄壮硕、穗大粒多的稻子。这是他的功课,也是他的愿望。每天上完课,他就往试验田跑,一边打理秧苗,一边记录它们细小的变化。人们说春起之苗,不见其长,磨刀之石,难见其减。可是袁隆平以自己的毅力与持之以恒的观察与呵护,硬是要见证禾苗的长势。

像守望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望着这“一亩三分地”的稻田,可是,随着稻谷的生长,袁隆平的心却越来越沉重。这些种子生长的禾苗,实在叫人失望,它们像是不同的品种混杂在一起,长得高的高,矮的矮,从胚胎到抽穗,从拔节到扬花再到成熟,它们居然还不同步,有的早有的迟,没有一株性状超过它的前代。

袁隆平面对这样的结果深感失望,再次陷入沉思。在不断反思中,忽然,一个闪念出现在他的脑海: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上说,用其中的分离律来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照此逆向推理,眼前这些水稻发生了分离现象,那么,去年那株穗大粒多的稻株,就应该是一株杂交稻。

当“天然杂交稻”这个闪念划过袁隆平心头的时候,大自然的启示,让这位年青的教师有了天人合一般的感应。这是一扇科学的门啊!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袁隆平肯定会执着地围绕这个目标展开认真分析,仔细论证。他进一步认定:那株穗大粒多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它的形成只有一种可能,在大自然环境下杂交产生。他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沿着这条脉络去破解水稻天然杂交的秘密,由此探索,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来。

破解世界级科技难题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怀抱让老百姓不再饥饿的宏博愿景,凭借厚实的学术功力,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发现天然杂交水稻这个大自然的秘密。从此,他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泡在了试验田,每天仔细观察那些出现分离的植株的情况,一一作详细记录,再加以反复运算。结果证明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律。

袁隆平抓住“天然杂交稻”这个黄金命题,预见了从事杂交水稻的巨大增长潜力,他决心要沿着这个研究课题坚定地进行下去,他找到了用力的方向。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只有水稻在培育优质丰产的种子上还停止不前。早在1926年,美国人琼斯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科学家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美国育种专家,还有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在从事这项研究,尽管他们设备先进,但是进展缓慢,没有取得任何突破。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像水稻这种一朵花只结一粒籽的“单颖果植物”,利用杂交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

杂交水稻研究,是一道世界公认的科研难题。袁隆平视野开阔,对此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但是机遇让他看到了大自然神奇的结晶,那株奇异的“天然杂交水稻”像一面旗帜,在他的眼前招展,就是这个水稻世界里出现概率极其小的现象,让他坚定了破译大自然密码的信心与勇气。他知道这要耗费无数心血和时间,也可能终身一事无成。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太需要通过增产来解决吃饭问题啊。袁隆平有一颗学者的赤子之心。

袁隆平遇上的是一个不适合开展科学研究的年代,在政治运动中,崇尚科学但家庭出身不好的袁隆平受到冲击,被点名批评“走白专道路”。但是,这位地处偏远山区的青年教师却怀着对粮食增产的深切渴望,以超越时代和地域的世界眼光,与饥饿和世界级科学难题较上了劲,他要破解水稻育种的瓶颈。

由于前面几年的试验一事无成,袁隆平对米丘林、李É­科关于无性杂交学说产生了巨大怀疑。他知道,米丘林、李É­科无性杂交学说源于十九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À­马克。À­马克认为,生物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在哲学上来看,属于外因决定论,属于通过外部影响,强行改变生物特性。

袁隆平决定抛弃无性杂交试验,重新寻找新路子。

当时偏远山区,小小农校,科研资料非常匮乏。袁隆平手头有一本从大学时代就一直陪伴他的英文版摩尔根的《遗传学》。那种年代不能够阅读“资产阶级学说”,袁隆平找来《人民日报》做掩护,有人时遮住书本假装读报,没人时才敢偷偷阅读。在试验失败的关键点上,袁隆平没有放弃,他决定深入研究各种学说,包括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他在思考中进行比较,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判断哪一种理论才是真正科学的理论,才是自己进一步实践的指南。他坦率地把自己思考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向学生分析自己“无性杂交”的失败。并且在试验田里,通过实地观察告诉学生: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为了找到理论科学依据,袁隆平自费到北京,拜访了中国农科院著名遗传学专家鲍文奎老前辈,在中国农科院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外文资料。在那学术思想被政治左右的年代,身为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校青年老师,却敢于挑战米丘林、李É­科这样的苏联学术权威,果断从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中寻求突破,大胆创新,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魄力,需要有多么广博的世界眼光啊。

袁隆平决心通过自己努力,揭示出水稻天然杂交的奥秘与规律。他了解到外国育种专家进行玉米杂交试验,就是从找到雄性不育株打开局面的。这让他有所感悟,由此确定了解决难题的初步思路。

袁隆平一头扎进了正在杨花的稻海中,苦苦寻觅天然杂交稻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那种开着特异花蕊的稻穗在哪里呢?眼前所有稻穗都是正常的,病态的雄花就像海里捞针。神秘的雄性不育株,到底躲藏在哪里?

为了找雄性不育株,他整天在炎炎烈日下寻觅,¾­常是汗流浃背,头晕目眩。头上烈日,脚下烂泥,常常让他两眼冒金花,那是中暑的先兆。而袁隆平医治这种晕眩的办法就是坐在田埂上喝上几口水,歇上一口气。常常一转就是一整天,中午新婚妻子邓哲提着茶壶,拖着饭钵给他送饭,那情景就像日出而作的一对农村夫妻。

日复一日地找啊找,袁隆平体会到沙里淘金的艰难。坚持到14天的光景,日历·­到了7月5日,袁隆平的目光终于在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停住了。

退化的雄花!袁隆平惊喜地大声喊叫起来。其实,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奇异的雄花,它的大多数颖花的花药不开裂,花粉数量少,大部分发育不全。正常的水稻开花,花颖张开,雌蕊较小,雄蕊很大很惹眼,上面布满鲜黄色的花粉,风吹过来,花粉洒到雌蕊上,让雌蕊受孕,从而繁殖后代。但这一植株上的稻花,雄蕊都是寡白的,花药不开裂,震动也不会散粉,这样的雄蕊,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不能生育的。他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满心欢喜,这的确是一株病态雄花。

当天夜里,实验室里灯火通明,袁隆平去处理花药,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瞧,证实了白天判断,这株发育不全的雄花,花药细瘦,花粉量少。他又通过花粉与碘化钾溶液不产生反应,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正常花粉不一样。袁隆平信心十足地得出结论:他找到了这个奇特的植株,确实是一株雄性不育株。袁隆平欣喜若狂,苦苦寻觅14天,终于寻到目标。这可是开启神秘水稻王国的第一把钥匙啊。他立即在笔记本上记录下: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发现时间:1964年7月5日午后2时25分,发现地点:安½­农校水稻试验田。

为了不至于过于偶然和单薄,为了能够充分说明问题,袁隆平还要继续寻找更多雄性不育株,对它们的病态、病因进行分类和科学统计,总结出规律来。1965年,袁隆平和妻子在水稻扬花期又再次到茫茫稻海中寻觅,又找到6株雄性不育株。试验测算表明,水稻的雄性不育株的发生概率大约为三千分之一。

稻子成熟时,他们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的种子,这些珍贵的种子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难就难在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对配置杂交种子不利。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然后将另一个品种的雄花花粉授给雌花,可是人工方法去雄的方式根本不可能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大量用种。因此,研究培育出一种母水稻,它雄花瘦小干瘪,靠自己的花粉不能受精结籽,必须依靠另一品种的雄花进行杂交才能结籽。自从发现那株"天然杂交水稻"以来,袁隆平日夜琢磨,¾­过思考,攻克杂交水稻难题的前景在他心中渐渐清晰起来,这就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进而培育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找到三系配套的有效方法,代替人工去雄杂交,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促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这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

到了1965年秋天,袁隆平根据连续两年的盆栽试验结果,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的人工杂交结实率高达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以上,而不育株繁殖的后代继续保持了其亲本的雄性不育性。

这些试验表明,水稻的雄性不育特性可以遗传,由此完全有可能通过雄性不育株,培植出雄性不育系,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进行人工杂交育种,可以预期获得很高的产量和收成。通过这些数据,他开始撰写杂交水稻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上发表,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随后的日子,袁隆平带领李必湖、尹华奇两个徒弟天南海北地追赶太阳,追赶季节。有时候为了育种,要跑到海南试验。师徒三人在北回归线两侧的土地上来回奔波,像候鸟一样南北迁徙,有时候一离开家就是几个月半年的,李必湖孩子出生也没有时间回家看看。他们一年要培育三季稻子,比真正农民还辛苦。当年¾­费少,一年研究¾­费才3000元,每个助手一月才拿18元生活费,每人每天给0.5元出差补贴,这就是他们全部的报酬。这可是发达国家较早涉足并投入巨大的资金试图解决的艰难课题啊。

¾­过9年的磨砺,袁隆平艰难地闯过了三系配套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置杂交组合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得大面积制种成功。1975年,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亩,在全国范围内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12.56亿亩,累计增产水稻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¾­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湖南的农民说:“我们解决吃饭的问题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二是靠袁隆平。”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亿万农民的心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科研成果使中国继矮杆水稻之后,利用杂交水稻技术再次领先世界水平,自1976年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以来,为全国增产粮食六千多亿公斤。袁隆平的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则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禁区。

杂交水稻能在中国首先突破,得益于袁隆平的创新思维和一往无前的执着探索。起步于“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重大使命,袁隆平在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的反复试验中,实现了对既往理论的重大校正,突破了被认为毫无可能的多种关键技术,艰难而执着地一步步走向成功。

从杂交稻到超级稻  

杂交水稻的成功,使人们认识了袁隆平这位安½­农校的教师。这位长期与泥土打交道的科学家,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奖,评上了研究员职称,被聘为几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但是,在荣誉和成绩面前,袁隆平始终有清醒的认识,他依然像往常一样不断研究,做的还是老本行。

袁隆平知道,杂交水稻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现在人们的看法改变了,对杂交水稻一片赞扬,他却自己寻找问题,提出“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就是: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面对这些问题,他正在不断加以解决。他与助手邓小林培育出了高产早稻新组合“威优49”,在一片赞扬声中,却客观冷静指出这个品种还存在抗性较差,生育期较长的缺点。袁隆平还在改良米质上下功夫,培育出“香两优68”等品种,迈出了早稻米质更新换代的步伐。

袁隆平与他的助手们整个身心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从育种到栽培两个方面努力改进已¾­意识到的不足。袁隆平以杂交水稻战略家的眼光,看到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需要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不断探索,他在研究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又一批科研人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面对世界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论文《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凭着敏锐的直觉和大胆创新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¾­验,以及所掌握的育种材料。他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交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杂交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交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高峰。

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2000年实现了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实现了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

世界的袁隆平

杂交水稻的成功,使袁隆平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盛誉。杂交水稻在生产实践中的增产优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推广到世界各大洲,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1985年10月15日,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派来代表,在北京授予袁隆平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这是袁隆平首次获得国际大奖。

1987年11月3日,袁隆平赴法国巴黎领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1986—1987年度科学奖。夸奖袁隆平取得的成果是继19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将这次获奖的1.5万美元奖金献给联合国作为杂交水稻奖励基金,用来激励在这一领域取得特殊贡献的青年科学工作者。

1988年3月14日,袁隆平夫妇受英国让克基金会的邀请前往伦敦。让克基金会授予袁隆平让克奖奖励、证书和2万英镑奖金。

1992年,袁隆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首席顾问。

1993年,袁隆平赴美国,夫人邓哲应邀陪同前往。在布朗大学接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奖励他为解决全人类饥饿问题做出的杰出贡献。

1995年,袁隆平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奖。

1995年,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6年,获日本¾­济新闻社第一届“日¾­亚洲大奖”。

1997年,获“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称号。

1998年,获得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2001年,获得菲律宾À­蒙·麦格西西奖,这是一项被视为亚洲诺贝尔奖的国际性奖励。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在泰国举办的首届“国际稻米大会”上,获得泰国政府颁发的“金Á­刀”奖。

2004年,获“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基金会指出:袁隆平的技术已¾­从亚洲、非洲传到美洲,迅速普及开来,为数以千万计的人提供了粮食。

2004年获得以色列“沃尔夫奖”农业奖。

2005年,获亚太地区种子Э会颁布的“APSA杰出研究成就奖”。

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科学家西瑟罗纳先生在介绍袁隆平时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中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截止2009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1999年10月,¾­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这颗小行星是1996年9月18日在兴隆观测站发现的,发现后的暂定编号为1996SD1,其中SD正好是中文“水稻”的汉语拼音字头。当它获得8117这一永久编号后,为了表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敬意,天文学家们决定把它命名为袁隆平星。

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从杂交稻发展到超级稻,袁隆平谱写出人类反饥饿的绿色神话。年过八旬的袁隆平仍在抒写人生奋斗的诗篇:“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表明了他在科学道路上永不休止的探索决心。

跨入新世纪,慈祥的袁隆平当上了爷爷,有了可爱的两个孙女。名字都是袁隆平取的,大孙女叫袁有晴,小孙女叫袁有清。晴是太阳,清是雨水,有阳光雨水,水稻自然长势喜人,可爱可敬的袁隆平总是忘不掉他的水稻啊!也许袁隆平最大的心愿是:愿普天之下,风调雨顺,大地丰收!

 杰出校友、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回到母校

 

气排球:袁隆平为冠军队颁奖 球场气氛高涨